
一、簡 介:
彭小球,女,博士,副教授,湖南益陽人,漢族。2006年6月獲湖南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,2012年6月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。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和方言。2006年1月至今在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工作。
二、教 學:
擔任現代漢語、語言學概論、語言文字應用等專業基礎課和選修課的教學。
三、科 研:
(一)論文
1.《湖南益陽方言“聽[thin55]”的連詞用法及其構成的“聽p,都q”複句》,湖南大學學報,2012年第1期CSSCI
2.《非對舉式N不N的語義特征與語用功能》,求索,2012年第1期CSSCI
3.《益陽方言有标假設複句關聯标記模式與聯系項居中原則》,齊齊哈爾學報,2012年第2期
4.《中文專業語言類課程教學中趣味語料的收集與使用》,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,2012年第2期
5.《湘方言中的否定副詞“不”和“沒(有)”》,昌吉學院學報,2012年第3期
6.《“N不N”與“V不V”、“A不A”結構的比較分析》,現代語文,2012年第4期
7.《中國傳統文藝與現代廣告語創作》,牡丹江大學學報,2009年第6期
8.《“上學”義的“讀”與名詞賓語的組合及語義特征》,文教資料,2008第35期
9.《錯别字産生原因及其糾正方法淺析》,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,2007年第1期
(二)課題
1.主持省教改課題《中文專業語言類課程“小論文寫作”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》([湘教通(2013)223号])
2.主持益陽市社科聯課題《益陽方言有标複句研究》(項目編号:2011YS035)
3.主持院級課題《語言的使用現狀與對策研究》(2006年—2008年)
4.參與教育廳課題《廣告語使用現狀與對策分析》((2007C195);參與省級教改課題《中文專業語言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》(2010湘教通243号);參與教育部課題《漢語複句關聯标記模式研究》(09YJA740044);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《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》(09BZW059)
5.2013年指導大學生創新性研究課題兩項,分别為:《益陽黑茶的文化品牌化發展研究》、《益陽皮影戲與當地文化傳承調查研究》。
(三)著作
1.益陽方言有标複句研究,世界圖書出版公司,2013年,獨著。
2.大學語文,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,2008年,副主編。
四、獲獎
1.2011年度教研論文《中文專業語言類課程教學中趣味語料的收集與使用》獲學校三等獎。
2.2012年獲“巾帼建功”先進個人榮譽稱号。
五、聯系方式:pxq1973@126.com